热点资讯
股票里面怎么加杠杆 又一家福耀!估值180亿,曹德旺胞妹的公司要去香港上市了
发布日期:2025-05-08 21:33 点击次数:109
2025年1月末,在普通人赶着回家过年时股票里面怎么加杠杆,曹芳却带着招股说明书赴港公开募股。
曹芳是谁?
可能她名字大家不太熟悉,但是你一定知道她哥哥的名字——“玻璃大王”曹德旺。
据了解,曹芳带领的这家公司名叫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正力新能”)。
成立于2019年,仅仅用了5年时间,就做成了估值达180亿元的锂电池独角兽。
此次再赴港提交招股说明书,标志着该公司继2024年7月26日首次提交招股说明书后,再次尝试上市进程。
曹芳带领的正力新能,到底有什么来路呢?是靠着哥哥大树好乘凉,还是真有实力?
正力新能得以崛起,最不能绕开说的人物,还得数其董事长曹芳。
2014年4月,福耀集团发布公告称,曹芳已到达国家法定退休年龄,并以此为由从福耀玻璃退休。
在此之前,曹芳将整个青春都奉献给了福耀。
从福耀玻璃销售部经理一路晋升至董事、副总经理,成为曹德旺家族在福耀玻璃中,年薪最高的成员。
薪资不能代表全部实力,但是实力的一部分代表,高薪既是福耀对其能力的量化认可,也是她后来跨界创业的“跳板”。
众所周知,福耀玻璃主要是专注于汽车安全玻璃,还专门卖给汽车行业的大客户,包括宾利、丰田、大众等全球顶级汽车制造企业和汽车厂商。
在福耀玻璃工作27年的时间里,曹芳曾多次主导福耀与各国际车企的供应链合作。
在曹芳精细化的管理下,福耀获得2012年度最佳供应商称号,当年度全中国获得这个称号的仅3家。
次年,她受邀至美国参加第21届全球最佳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颁奖典礼。
曹芳生来便不是热衷于“躺平”的人,58岁时,凭借过往对车企需求和供应链的熟悉程度,毅然决然选择了与汽车相关的动力电池赛道。
这场看似“高龄跨界”的创业,实则是她从汽车零部件供应链到新能源领域的战略跃迁,也是她为延伸自己职业版图而“蓄谋已久”的宏伟计划。
为什么说“蓄谋已久”呢?
其实,早在2013年,曹芳就与自己的清华学霸同事陈继程,共同创立了常熟新中源创业投资有限公司,并以此为平台,与丰田携手打造新中源丰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。
专注于为丰田的混合动力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,提供前沿电池系统解决方案。
曹芳当时选择跨界创业,真的是芝麻落在针眼里——赶得巧啊,中国新能源市场正迎来政策与资本的双重狂欢时刻。
财政补贴推动电动车渗透率突破5%临界点,这更让曹芳与清华学霸陈继程下决心继续深耕这条万亿赛道。
2019年,陈继程也从福耀离职,归到曹芳的麾下,正力新能也在此年正式成立。
这对老搭档的野心不止于常规布局,他们瞄准的并非简单代工,而是技术门槛更高的高镍三元电池。
但技术壁垒意味着高准入门槛,于是两人选择了一条"抄近道"的资本路径:
2019年,正力投资以1.6亿元收购塔菲尔新能源。
塔菲尔是一家成熟企业,被纳入曹方麾下之前,已经拥有吉利、一汽、长安等超过20款新能源汽车使用塔菲尔的动力电池。
收购塔菲尔之后,曹芳的公司相当于既继承了塔菲尔的研发基因,又嫁接福耀系供应链管理经验。
此背景的加持下,他们迅速展示出正力新能的优势,研发出比同期产品能量密度高出8%的电池,震惊了同行业。
然而,创业之路并非都是一帆风顺的。
2022年寒冬,一场突如其来的"断供"将正力新能拖入深渊。
据相关报道,正力新能的大客户X突然终止价值23亿元的三元电池订单,导致正力新能全年营收暴跌42%,亏损额高达17.2亿元。
面对堆积如山的库存电池,正力新能不得不以成本价抛售,正是这一举动,直接刺穿正力新能的现金流命脉。
这场暴雷揭开残酷现实:过度依赖单一客户的商业模式在动力电池行业无异于走钢丝。
对此,曹芳又是如何带领正力新能走到今天呢?
既然靠单一客户容易吃亏,那就开发多样化的客户。
正力新能把目标客户发展到海陆空三个领域,除了汽车电池,同时还研发船舶电池以及航空电池。
为了让技术撑得起野心,曹芳在2019—2023年期间累计投入9.7亿元研发费用,相当于同期营收的11.3%。
春天的耕耘在秋天有了回报,2021年至2024年8月,正力新能靠卖电池,分别获得营收14.99亿元、32.90亿元、41.62亿元和28.58亿元。
不过,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公司却始终未能盈利。
据正力新能2023年财报显示,其动力电池毛利率仅11.9%,较宁德时代同期26.9%的毛利率差距悬殊。
究其原因是正力新能过度追求技术独特性,导致规模效应缺失,使得原材料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较高,控制材料成本成为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尽管许多问题仍未解决且公司尚未盈利,但曹芳等人仍决心推动其上市。
2024年7月,也就是向港交所首次递表的前夕,完成合计10亿元的B轮融资,在此轮融资过后,估值达182亿元。
据招股书显示,以2023年动力电池装机量计算,正力新能在动力电池市场排名第10名,这也意味着即使作为后来者,正力新能仍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底气。
同时,曹芳也坦言:公司仍处于成长阶段,尚未实现盈利,且无法保证何时能够实现盈利。
或许出于综合考虑,正力新能提交的招股书未被通过聆讯,所以2025年1月27日更新了招股书,继续推进上市计划。
若成功上市,其将成为继中创新航、瑞浦兰钧之后,港股第三家动力电池头部企业。
值得注意的是,根据港交所最新动态显示,作为正力新能的老对头,宁德时代也紧随其后,在今年的2月11日提交在香港挂牌上市的申请。
除此之外还有欣旺达,金晟新能等锂电池企业争相上市。动力电池企业对市场份额的争夺已经显而易见。
曹芳带领的正力新能如果成功上市还只是新挑战的开始。
在这竞争如此激烈的“战场”上,这家“福耀系”企业能否复刻曹德旺的玻璃传奇?
一手汽车玻璃,一手汽车电池,曹氏家族是否能把汽车产业链吃透呢?
答案或许藏在曹芳常说的那句话里:“做电池和做玻璃一样,最终拼的是成本和技术的毫厘之差。”
先抢跑一毫厘股票里面怎么加杠杆,才有可能多赢别人一厘米。